雞樅菌味道鮮美,為苗中之冠,山珍之最,是我國著名的野生食用菌之一。此外還具有一定的食療和保健功能,它能健脾和胃,令人食欲大增,所以一直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那么雞縱菌可以人工種植嗎?有人說雞樅菌要能人工種植,那“菌中之王”豈是浪得虛名?也有人說雞樅是可以人工種植的,那么雞樅到底能不能人工種植呢?關于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雞縱菌可以人工種植嗎
雞樅與其它菌類不同,需要特定的環境條件才可以生長。一般雞樅菌的生長模式是,草蟻在建筑地下巢穴的時候,會從地表啃食鮮草的葉片并且將這些破碎的綠色單子葉植物葉片搬運到地下,通過螞蟻分泌的蟻酸混合泥土作為建筑材料筑巢,螞蟻的巢穴中,草會在蟻酸的作用下發酵,然后形成雞樅菌生長的最佳培養基,雞樅也在這種培養基上繁殖生長。
雞縱菌是一種野生菌種,它的生長與野外生存的白蟻有很重要的關系,如果沒有白蟻這種菌根本不會生長,因此大家種植雞縱菌時最好去山間選擇有白蟻的地方取土,這些土中會有一些白蟻洞,也會有利于雞縱菌生長的天然成分,如果沒的這種天然土質,是很難人工種植出雞縱菌的。
雞樅如何人工種植
(1)季節安排當氣溫穩定在12℃-24℃以上,為最佳制袋季節,以此為最適溫度范圍,此時接種不需加溫培養,成活率高。經40-50天培養后菌絲長滿袋,氣溫回升后,將菌袋埋人土中,很快就能長出第一批菇,并可延續采收到當年秋季9-10月份。在此期間白蟻活動旺盛,但無害處。它在取食菌絲的同時,又分泌一些有利于雞縱菌生長的物質,促使菌絲生長旺盛,能獲得高產。
(2)菌袋制作適用雞?菌栽培生長的培養基配方:木屑75%,戴皮20%,石膏粉1%,白糖1%,白蟻巢土3%,水110%。
制作時將配料分別稱量后翻拌均勻、堆悶2小時后檢查含水量為“%左右,即用手抓培養料緊握指縫間有水珠形成,但不下滴為度。栽培袋選用17厘米X35厘米或15厘米X35厘米的聚丙烯袋裝料,兩頭套頸圈,無棉體塑蓋封蓋袋口。按常規滅菌然后在無菌室內接入雞?菌的栽培種。
(3)發菌培養將接種后的菌袋置于事先消毒的培養室內培養,調控袋溫度在20℃-25℃,進行遮光養菌。發菌培養一般40-60天菌絲可長滿全袋。
(4)野外搭棚雞?菌菌絲生理成熟后,要搬到野外菇棚出菇g一菇棚場地選擇南北朝向、地勢平整、土壤肥沃、酸性的場地;也可用房前屋后庭院作栽培場地。先整理成0-100厘米寬的畦床,長度視場地而定。扒出表土整成15厘米的凹畦。雞?菌喜酸性環境,故不宜撒石灰粉消毒,可撒適量的多菌靈或硫菌靈。畦床均勻撒3-5厘米厚的粗沙,四周挖好排水溝。菇棚高2米,上方和四周用草簾遮蔭。
(5)埋筒筱土當菌絲走滿袋壁,并出現米粒大小的釘狀或珊瑚狀瘤點時,把菌袋搬進菇棚內,脫去筒膜,排于畦床上。菌筒間距2-3厘米,間隙用覆土材料填實,菌筒表面覆蓋8-10厘米厚的經陽光暴曬過的菜園土或腐質土。畦上搭架拱膜棚,保持覆土濕潤。然后在拱膜或菇棚上方鋪上竹葉、松枝等遮蔭。
(6)出菇管理雞?菌出菇一般在夏秋季節6-10月份。其氣溫控制在24℃-28℃為適。氣溫高時棚頂加厚遮陽物,畦溝淺水蓄水,早、晚棚內空間噴水,人為創造一種陰涼濕潤環境,空氣相對濕度85%~90%;并拉大晝夜的溫、濕差,促使菇體質量提高。出菇期間常發生蜻瑜咬食菇體,可采取人工捕捉。
雞樅的營養成分
雞樅營養豐富,尤其蛋白質的含量較高,蛋白質中含有20多種氨基酸,其中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種類齊全。中國歷代都稱贊白蟻雞樅菌美不絕口,營養豐富。據分析,每100克鮮雞樅菌含水92.61%,干物質7.39%。在干物質中,含粗蛋白34.94%,粗脂肪3.40%,粗纖維13.91%,可溶性糖4.5%,水解糖9.59%,灰分7.73%。在灰分中氧化鈣為20.29%,磷4.62%,鐵1.89%,錳0.08%。還含有麥角留醇和16種氨基酸以及維生素C。雞樅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雞樅中含有治療糖尿病的有效成分,對降低血有明顯的效果。